東部地區紅棗種植成本高于西北地區,東棗西移已是大勢所趨。自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,新疆把紅棗作為具有地域特色的“黃金”產業,奮起直追,發展速度高于華北、中原老棗區。
目前,我國紅棗種植面積2200多萬畝,年產棗果200萬噸,產值260億元,面積和產量均占世界產量的99%,居絕對優勢地位。我國紅棗產區主要集中在冀、魯、豫、晉、陜五大傳統產棗大省,占全國的80%以上。
新疆現已有十多個大棗品種,種植面積超過400萬畝,接近全國紅棗種植面積的1/5,產量超過20萬噸,已經形成哈密、巴州、阿克蘇、和田、喀什五大紅棗產區。
目前,精加工的新疆好棗可以以個、克和公斤銷售,**高售價達到每公斤200元以上。盡管售價普遍高于內地,但新疆紅棗以顏色正、口感好、糖分高、不裂口而受到內地顧客的認可,F已有山西綠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、河南好想你棗業公司和河南棗都實業(集團)有限責任公司等國內大型棗企進駐,進行棗樹種植、紅棗收購和加工。
為了做大做強棗業,若羌、阿拉爾、澤普等地通過舉辦紅棗節等形式,宣傳當地紅棗產業,進行招商引資。
新疆雖然已建成國內**大的好紅棗基地,但大面積種植和冷藏保鮮、精深加工要晚于內地紅棗生產區,還停留在干棗銷售這種初級階段。從棗業的長遠發展考慮,各地政府應逐步地、有計劃地引進資金,以多種形式興辦加工、貯藏、保鮮、營銷企業,除生產制干產品外,還可以考慮生產其他紅棗系列產品,如糖制品(棗醬、棗蓉等)、棗飲料(棗汁、棗茶等)、棗發酵品(棗酒、棗醋)等,盡**大能力改變目前的銷售模式,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。